科技部、財政部發布《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為破除科技評價中過度看重論文數量多少、影響因子高低,忽視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等“唯論文”不良導向,營造潛心研究、追求卓越、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近日,科技部、財政部發布《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內容如下。
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破除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國家科技獎勵、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科技評價中過度看重論文數量多少、影響因子高低,忽視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等“唯論文”不良導向,按照分類評價、注重實效的原則,經商財政部,現提出如下措施。
一、強化分類考核評價導向。實施分類考核評價,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
?。ㄒ唬τ诨A研究類科技活動,注重評價新發現、新觀點、新原理、新機制等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根據科技活動特點,合理確定代表作數量,其中,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于1/3。強化代表作同行評議,實行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重點評價其學術價值及影響、與當次科技評價的相關性以及相關人員的貢獻等,不把代表作的數量多少、影響因子高低作為量化考核評價指標。
?。ǘτ趹醚芯?、技術開發類科技活動,注重評價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關鍵部件、實驗裝置/系統、應用解決方案、新診療方案、臨床指南/規范、科學數據、科技報告、軟件等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三)提高對高質量成果的考核評價權重。對于具有一定學術影響或取得實際應用效果的標志性成果可作為高質量成果,可增加到10%的權重;對于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對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具有帶動作用的,可增加到30%的權重;對于已在實踐中應用、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作出重要貢獻的,可增加到50%的權重。具體權重由相關科技評價組織管理單位(機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鼓勵發表高質量論文,包括發表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以及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以下簡稱“三類高質量論文”)。上述期刊、學術會議的具體范圍由本單位的學術委員會本著少而精的原則確定,其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參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目錄確定;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由本單位學術委員會結合學科或技術領域選定。對于“三類高質量論文”的研究成果,可按高質量成果進行考核評價。發揮同行評議在高質量成果考核評價中的作用。
二、對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評審評價突出創新質量和綜合績效。立項評審注重對項目(課題)可行性和先進性進行評價,綜合績效評價注重對項目(課題)合同約定標志性成果的質量和影響進行評價。
?。ㄋ模τ趹醚芯?、技術開發類項目(課題),不把論文作為申報指南、立項評審、綜合績效評價、隨機抽查等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不得要求在申報書、任務書、年度報告等材料中填報論文發表情況。
?。ㄎ澹τ诨A研究類項目(課題),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5篇。在申報書、任務書、年度報告等材料中,重點填報代表作對相關項目(課題)的支撐作用和相關性;在立項評審、綜合績效評價、隨機抽查等環節,重點考核評價代表作的質量和應用情況。
三、對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評估突出支撐服務能力。注重評估科技創新基地支撐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和效果。
?。τ趪壹夹g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基地,注重評估對國家重大需求和工程建設的支撐作用、對重大臨床需求和產業化需要的支撐保障作用。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ㄆ撸τ趪铱萍假Y源共享服務平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基礎支撐與條件保障類基地,注重評估對外服務的質量和效果。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ò耍τ趪覍嶒炇摇抑攸c實驗室等科學與工程研究類基地,注重評估原始創新能力、國際科學前沿競爭力、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等。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每個評價周期代表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20篇。
四、對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突出使命完成情況。注重評估科研機構履行國家使命和宗旨目標的情況,以及成果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
?。ň牛τ诩夹g研發類機構,注重評估在成果轉化、支撐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績效,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ㄊτ谏鐣嫘匝芯款悪C構,注重評估公益性研究成果的績效、履行社會責任的效果,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十一)對于基礎研究類機構,注重評估代表性成果水平、國際學術影響、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需求中的貢獻等。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每個評價周期代表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40篇。
五、對國家科技獎勵評審突出成果質量和貢獻。注重評審相關科技成果的質量、效果和影響,以及相關人員的貢獻。
?。ㄊτ谧匀豢茖W獎,注重對成果的原創性、公認度和科學價值等進行評審。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5篇。
?。ㄊτ诩夹g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注重對成果的創新性、先進性、應用價值和經濟社會效益等進行評審,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審依據。
?。ㄊ模┳罡呖茖W技術獎、國際合作獎也要落實分類評價要求。
六、對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人才評選突出科學精神、能力和業績。注重評價學術道德水平以及在學科領域的活躍度和影響力、研發成果原創性、成果轉化效益、科技服務滿意度等。
?。ㄊ澹τ诳萍紕撔聞摌I人才,注重評價創業人才創辦企業帶動就業、產業科技含量及經濟社會效益等,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ㄊτ谥星嗄昕萍紕撔骂I軍人才,注重評價已取得核心成果的創新性和學術影響。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5篇。
?。ㄊ撸τ谥攸c領域創新團隊,注重評價團隊協作創新能力,以及團隊負責人的組織協調和領導力。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10篇。
?。ㄊ耍┢渌萍既瞬庞媱澮惨鋵嵎诸愒u價要求。
七、培育打造中國的高質量科技期刊。以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國科技期刊為目標,推動中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服務科技強國建設。
?。ㄊ牛┘涌鞂嵤┲袊萍计诳吭叫袆佑媱?,推進領軍期刊建設,培育重點期刊、梯隊期刊,鼓勵創辦高起點英文期刊,提高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質量;建立中國特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引文索引”系統。鼓勵財政資金資助的論文在高質量國內科技期刊發表。
?。ǘ┩晟茖W術期刊預警機制,定期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的預警名單,并實行動態跟蹤、及時調整。將管理和學術信譽差、商業利益至上的學術期刊,列入“黑名單”。
八、加強論文發表支出管理。建立與破除“唯論文”導向相適應的資金管理措施,從嚴控制論文資助范圍、從緊管理論文發表支出。
?。ǘ唬τ趪铱萍加媱濏椖慨a生的代表作和“三類高質量論文”,發表支出可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專項資金按規定據實列支,其它論文發表支出均不允許列支。對于單篇論文發表支出超過2萬元人民幣的,需經該論文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單位學術委員會對論文發表的必要性審核通過后,方可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專項資金中列支。
(二十二)對于發表在“黑名單”和預警名單學術期刊上的論文,相關的論文發表支出不得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專項資金中列支。不允許使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對于違反規定的,追回獎勵資金和相關項目結余資金。
?。ǘ┰陧椖烤C合績效評價過程中,項目管理機構應加強對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專項資金中列支論文發表情況的核驗。
?。ǘ模┫嚓P高校、科研院所等要對論文發表的必要性以及與項目研究的相關性進行審核;對于可能涉及國家安全和秘密等的論文,要從嚴審核、加強管理。不允許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
九、強化監督檢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地。
?。ǘ澹╅_展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落實不力、存在嚴重“唯論文”問題或存在獎勵論文發表的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等,采取約談、通報批評等方式予以處理并責令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專項資金對該單位論文發表的資助。加強對咨詢評審專家的培訓引導,對項目評審中存在“唯論文”現象的,及時予以糾正。
?。ǘ┫嚓P高校、科研院所要加強論文發表署名管理?!蛾P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發布后,對論文無實質學術貢獻仍然“掛名”的,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ǘ撸┘哟笳娴湫桶咐男麄?,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不允許過度宣傳論文發表情況,不提倡將論文數量、影響因子作為宣傳報道、工作總結、年度報告的重要內容。